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淮安KTV招聘网 > 淮安热点资讯 > 淮安名言/句子 >  昔孔子摄鲁相齐景公闻而惧曰“孔子为政鲁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

昔孔子摄鲁相齐景公闻而惧曰“孔子为政鲁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

2022-07-25 05:59:21 发布 浏览 612 次

昔孔子摄鲁相,齐景公闻而惧,曰:“孔子为政,鲁必霸。霸则吾地近焉,我之为先并矣。”犁且曰:“去孔子如吹毛耳。君何不延之以重禄,遗哀公以女乐?哀公亲乐之,必怠于政,仲尼必谏。谏不听,必轻绝鲁。”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,皆衣文绣之衣,而舞康乐。遗鲁君,鲁君受齐女乐,怠于事,三日不听政。孔子曰:“彼妇之口,可以出走。”遂适卫。此昏于声色者也。

神是智的根源,神清则智明。智是心思的表现,智慧公正就能心气平和。有些聪明的人做事却不明白成败之理,这并非愚蠢所致,而是声色、货利、怒爱等迷惑人心所造成的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

从前孔子曾任鲁国国相,齐景公知道后很害怕,说:“孔子当相,鲁国必能成为霸主。一旦成为霸主,齐国离它最近,必会最先灭亡。”犁且说:“除掉孔子就像吹动一根羽毛那般容易。你何不以重金聘请孔子来齐国,送美女和乐舞给鲁哀公。鲁哀公喜欢美女和乐舞,必会荒废国事,此时孔子定会劝谏,哀公听不进去,孔子就会离开鲁国了。”于是,齐国便挑选了八十多名美女,身穿锦绣衣服,而且都能歌善舞,送给了鲁哀公。哀公接受女乐之后,果然荒废了国事,三日不过问政事。孔子说:“相信妇人之言,我该离开鲁国了。”于是便去了卫国。这就是昏于“声色”的例子。

太史公曰:“平原君翩翩浊代之佳公子也。然不睹大体。语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平原君贪冯亭邪说,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,邯郸几亡。”此昏于利者也。

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评曰:“昔班固伤司马迁云:‘迁博物洽闻,不能以智免极刑。’然固亦自陷大戮,可谓智及之而不能守。”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耶。此皆昏于势者也。

尸子曰:“夫吴越之国,以臣妾为殉。中国闻而非之。夫怒,则以亲戚殉一言。夫智在公则爱吴越之臣妾,在私则忘其亲戚。非智损也,怒夺之也。”

好亦然矣。语曰:“莫知其子之恶。”非智损也,爱夺之也。

是故论贵贱,辨是非者,必自公心言之,自公心听之,而后可知也。故范晔曰:“夫利不在身,以之谋事则智;虑不私己,以之断义则厉。诚能回观物之智而为反身之察,则能恕而自鉴。”

司马迁说:“平原君是乱世之中的翩翩公子,但是他有时也不识大体。俗话说:‘利令智昏。’由于平原君相信冯亭的邪说,使赵国在长平一战中失掉四十万士卒,都城邯郸险些沦陷。”这就是昏于“利”的例子。

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中评论说:“从前班固曾慨叹司马迁的遭遇,说:‘司马迁博学多识,却不能以智慧避免极刑。’但班固也身遭极刑,这就是虽然其智力足以通晓事理,行动上却不能恪守所了解的道理。”所以古人慨叹,人能明察秋毫,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睫毛。班固能看清别人的祸患,却看不到自己的祸患。这就是因“势”所昏。

尸佼说:“吴越两地的风俗,君主死了要以臣妾殉葬,中原的国君听后都表示反对。但中原的国君却会在盛怒之下因说错一句话而杀死自己的亲戚。所以说,智慧处在公正时,就会可惜吴越殉葬的臣妾,智慧处在私心时,就会连亲情也不顾。”

好恶也是如此。俗话说:“看不出自己儿子的过错。”这并不在于智力不够,而是由于溺爱的原因。

评论贵贱,明辨是非,必须出自公正之心,以公正之心来倾听,而后才会论析清楚。所以范晔说:“如能抛开个人切身利害关系,则办事就不会有私心,判断是非就能严肃真诚。一个人如能有秉公而断的智慧并且反观自己,就能做到宽以待人,也能做到严于律己。”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